类型
状态
日期
链接
摘要
标签
分类
图标
密码
日常中我们都会面临大大小小的选择,小到晚饭时吃什么,买东西时选哪家的产品,再到上大学选择去哪个学校读书,工作时去哪家公司上班等等。有人告诉我们说,面对选择别纠结要遵循自己的内心,比如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对什么专业感兴趣就选什么专业,但我们还是会听到熟悉的词,如“纠结”“选择困难症”等。也有人告诉选择时,我们需要充分做好权衡,但事实上我们没法收集所有问题,更不可能列出全部方案和可能的结果。
面对这种情况,该如何做决策呢?
你可能听过“麦穗理论”:
一个智者带着三个人来到一片麦田前,说:你们进麦田里一直往前不要回头,摘下一支最大的麦穗。
第一个人很快就看见一支又大又漂亮的麦穗,于是就很高兴地摘下了这支麦穗。但继续往前走时发现有很多麦穗比他摘的那支要大得多。
第二个人吸取了第一个人的教训。每当想摘时,就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大的。结果他走到了终点,却一支麦穗都没摘。
第三个人吸取了前两个人的教训。一开始,他只观察不下手,在心中把麦穗分为”大“、”中“、”小“三类;然后他开始观察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在确定自己的判断没有问题后,他摘下了之后遇到的第一支属于”大“类的麦穗。
类似的还有西蒙的“有限”论:一切决策都是折中,只是在当时情况下可选的最佳行动方案。
那如何选出当下最佳的行动方案呢?
参考上面的麦穗理论第一个三分之一,观察,并把大类麦穗作为“最基本的满意标准”;第二个三分之一,验证这个标准;第三个三分之一,采用西蒙的“满意决策论”,摘下大类麦穗中的第一支,不再寻找更优方案。比如,一个人想在1个月之内买房子,那他可以先用37%的时间,也就是11天看房,确定“最基本的满意标准”,然后从第12天开始,遇到第一个好于这个标准的房子,就毫不犹豫地下手。
如何减少定案前的犹豫成本呢?
古典老师曾提出了“三问”法:
如果现在不采取行动,眼前这个方案什么时候会完全失效?这样看来就更加理解为什么很多推销广告都会特别强调活动截止时间了,我们甚至会发现甚至在赫然地加上倒计时牌,这也是为了促使消费者加快决策。
如果有更多时间,你会有明显的更好的方案吗?美国总统威尔逊的演说简短有力,很有艺术性和感召力。一次,朋友问他:“您做一次演讲需要准备多长时间?”
“这要看情形而定。”威尔逊说,“比如我要讲10分钟,则要准备一个星期;讲15分钟的话,则需要准备3天;讲半小时的话,约需2天;假如讲一小时的话,那么,马上可以开讲。”现实生活也一样,有时我们会发现,时间越多我们消耗的越多,比如我们常常听人说时间都花在准备中而非行动中了。
如果继续犹豫下去,会影响到其他重要的决策吗?
为什么会犹豫呢?主要是我们担心当下的选择并不是最佳的选择,如果我们的思维一直在纠结当下这个方案好不好,我们会发现愈发举棋不定。这时我们需要把这个方案作为一个环节,放到整个项目中去看,如果这个决定不做,会带来其它的重大问题吗?
小结:
在决策信息不充分时,我们需要有限决策,即当时情况下的最优策略而不是最完美的选择,具体可以参考麦穗理论。
借助三个问题,减少犹豫成本加快决策:
如果现在不采取行动,眼前这个方案什么时候会完全失效?
如果有更多时间,你会有明显的更好的方案吗?
如果继续犹豫下去,会影响到其他重要的决策吗?
有一句话叫做: 决策的本质,不是选择什么,而是放弃什么。
它跟损失厌恶是相似的——很多时候,我们难以做出决策,往往是因为不想舍弃任何东西。
所以,试着突破自己的思维惯性,克服这种执念,问自己: 如果一定要舍弃,我愿意放弃什么?
让自己适应“放弃”,摒除这种发自本能的排斥,去思考“放弃”之后的结果、情形和可能性,慢慢的,你也许会发现,其实,也没自己想的那么糟。
罗翔老师这段话让我茅塞顿开:
其实没什么好后悔的,很多事情就算时间能重来一遍,以当时的心智和阅历还是会做同样的选择,避免不了同样的结果。人本来就是在失败中学乖的,与其抱着过去后悔,不如擦擦眼泪向前走吧。
我们可能经常会想:“如果当初我怎样怎样就好了;如果当初我换了一个专业就好了;如果当时没来这个城市就好了;如果当初再见他一面就好了。”
似乎未选择的那条路总是更好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可能你选择另一条路,大概率也是换一个新的烦恼,那些似乎必然通向好的结局也只是你的遐想。
但人生最有趣的一点就是,无论你做出什么选择,你都是在向前走。
所以不要纠结和后悔,脚下的这条路就是最好的路,不要总是去美化未选择的路,不要站在现在的角度去批判当时的自己,要相信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你所错过的很可能都是上天在保护你。
那天和朋友晚上约了在某个商场吃饭,我特意早到了一会儿,因为上次逛街试了一件秋装,觉得还不错,但当时天气太热就没有买,想着这次去再看一眼直接买了。
店里的陈列位置变了,我转了一圈在里面才看到。再拿起来试一下,发现也没有很好看,试了试又放下了。想不明白当时为什么觉得还不错。
店里的导购听我说上次来也试了这件,劝我,“我们女生往往第一感觉是对的,要相信自己第一眼的感觉啊。”
买衣服可以凭借第一眼感觉就可以买,顶多也就是买回了一件不够喜欢的衣服,穿两次束之高阁了而已。
可是生活工作中很多事情并不是这样小成本范围内的冒险。小到工作上方案A还是方案B,大到职业生涯或者人生伴侣,每一种选择情况,都伴有一定的未知风险。
这么重要的能力,却鲜少有人教我们,怎么样做出选择?
我曾经就有选择困难症。以前关于选择困难症,网上流传一个梗,选择困难症是因为穷,面对蓝色粉色还是白色的衣服,没有能力大喝一声“每个颜色各来一件”。
但这只说对了一半,另外一部分:
我们太贪心,什么都想要。
我们不了解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我们对每一个选项了解的不够多,容易被光环迷惑。
我们怕选错之后的风险,不敢承担责任。
……
选择,是一种能力。
以下是我综合了过去经验列出来的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尽快掌握这种能力。
1. 也许你有信息收集强迫症
信息收集这一步是大多数人做选择前,都会进行的第一步,但信息量多少才算够?
以前念书时,我看过周围不乏有一些同学,为了考研考哪所学校,申请出国申哪所学校,每天在网上泡着,收集了大量相关甚至不相关的学校和专业信息,却仍然定不下心来选择一所。
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信息收集阶段,哪还有精力去复习考试呢?最终结果倒不如那些开始就选定一所,然后心无旁骛去准备的人好。
这种情况我把它称作信息收集强迫症。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可能穷尽所有信息。另外,一些关键信息本身就是很难获取的,比如有内线消息的人炒股本身就是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等下的信息差来获取利益,所以我们只能尽自己所能去获取有效信息。
所以做选择,收集信息的时候就要明白,不是要做一个最正确的决定,而是要在已知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目前所获取的信息做出一个当下投资回报比较高的决定。
这是信息的完整性和问题的未知情况下,必须要承担的风险。
总有人会说自己哪次哪次投资失败,早知道十年前在北京买下房子就好了。但这种问题和历史问题一样,不能用现在已经获取的信息衡量之前的选择。
2. 高效收集信息的方法是结构化思考
为了避免像上文例子中的情况,一所一所学校收集信息,应该采取的方法是什么呢?
不要按照线性思维方式的惯性,直接按照排名去一家家收集,而是先划定几个范围,把不同学校按照不同标准归类。标准可以自己设定,比如专业性强的,学校招牌好的,就业形势好的,还有其他一些独特情况的。
缩小了范围之后,在不同池子里抽取样本,比较分析,排除掉一些不感兴趣的之后,再选取典型的学校获取信息。这样能够大大提高效率,避免在一些无关信息上耗费大量时间精力。
3. 标准是个大招
对于那些能够明显看出优劣的选项,很容易做选择。但如果A和B两个差不多的选项,这个时候选择哪一个,就需要理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标准,然后将它们对着理想标准权衡打分。
切忌A和B直接对比,因为这种情况下,会容易忽略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也容易妥协做出“两权相害取其轻”的选择,却不再花时间去寻找更理想的方案C。
人在饿了的时候,容易别人塞给你什么就直接拿来吃,而忘了其实一开始自己想吃的并不是这些。
4. 给自己至少3个选项
人都是有惰性的,一旦找到一个好方案就容易止步。
我们花很多时间聚会、看美剧、刷微博,却在面对选择的时候,倾向于赶紧定下来心里踏实,而不愿意花时间多想一些:是否还有别的选择?更好的方案是什么?
HBR某一期podcast提到了一个公司要决定是否要为员工修建一个车库的例子。
在做出决定之前,他们讨论了如果不修建车库,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案可以选择?结果发现解决方案不止有一个选项。比如让员工每周在家远程工作一天?或者直接给员工停车补贴?甚至提供公共交通工具?
有了多个选项之后,思路被打开了,可以有更好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不限定于一定要去修建一个车库。
5. 我现在还没有做什么?
这和上一条相近,能够把思路拓宽,不拘泥于眼前的选项,帮助找到更多的更优解。
我们更加容易关注已经做了的事情,比如在跳槽换工作的时候,有人会说我已经为了这个事情,和猎头聊了聊,收集了足够的信息,听取了家人和朋友的建议。
但如果再进一步问出这个问题,对方仍然会发现,自己还可以再找目标公司的人了解下实际情况。
有时候,你没有做的事是真正应该关注的事情,我们总是倾向于先做容易的事情,把重点放在处理很多小问题上,却忽略了关键点。
6. 留一些时间和距离,避免饥饿、困的时候做决定
这点很好理解,就像开头时买衣服的例子一样,稍微放一放再去看,也许这个时候做出的选择会更加理智。
另外要避免饥饿和睡眠不足的情况下做决定,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销售谈判到最后就变成了拼体力,体力不支的情况下更容易妥协让步。
选择是一种通过上述一些方式练习就可以逐渐获得的能力,但很多时候,它还意味着独立和勇敢。
有读者在后台问我:
要选什么样的工作?是要听从父母的建议去考公务员,还是要顺着自己的心意去闯一闯?
我回答Ta:
没有一份工作是完美的,无论选择什么,都要接受这个随之而来的缺点和风险。如果觉得自己可以承担风险,以后不会后悔怪罪于别人,为自己的选择负责,那么无论做出什么选择,你自己都会更加认真对待,因为这是你自己想要的生活,自然会激发内心的潜能。
第一次独立做决定的时间越早,就意味着心底里的那个自我苏醒得越早,越早开始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至于周围那些直接强加给你他们选择的人,他们会一如既往地以过来人和七大姑八大姨的经验和故事,直接告诉你简单粗暴的结论,选这个专业好,选那份工作稳定。
可这些选择是他们的,他们要安在你头上的,并不是你做出的选择。他们要你重复着他们的人生。
这些,忽略就好。
选择的时候不犹豫,选了之后不后悔。这是我走过很多弯路,才领悟到的教训。
不犹豫,不后悔。
在这篇文章的开始,我想请你回答几个问题:
1.你选择大学专业的原因是什么?
2.毕业后,你挑选第一份工作的理由是什么?
3.你现在在哪个行业?选择它的原因是什么?
4.你现在居住在哪座城市,为什么?
5.你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满意吗?
以下,尽情享用~
有一句话很有意思,叫做:当我们回过头看,那些影响我们一生的关键选择,往往都是不经意间作出的。
如同这里的前5个问题:你是深思熟虑之后作出选择,还是基于某些简单、下意识的原因,乃至一时心血来潮而下的判断?
如果是前者,那么,你很优秀,非常难得。如果是后者,也不要紧,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是后者,包括我。
但没有关系。任何一个选择和决策,都有着时间的局限性。我们所作出的选择,也许已经是“当下”所能做到的最佳判断。
没有人能完美规划好自己的一生,所以,我们要追求的,永远不是“最完美”“不出错”;而是,在朝着自己选择的道路前进时,能够时刻根据外部世界的信息和反馈,不断修正自己。
这就是今天的主题。我想跟你聊聊:当我们面临一些重大决策时,怎么做,才可以让自己尽量不后悔?
如果你也有这些困扰:
工作不顺心,我应不应该跳槽?
在家带了两年宝宝,不想荒废时间,应该学些什么?
在一线城市奋斗了6年,前景迷茫,我是该继续坚持下去,还是回到家乡?
过去十年在传统企业,感觉没有前途,想转型,该从什么行业入手?
那么,我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够给你一些帮助。
绝大多数决策,之所以出现问题,很大程度上都在于4个原因。
我将它们统称为“4F”。
下面详述。
一、框架(Frame)
决策的前提是什么?是这三点:
1.确认自己想实现的目标2.获得足够而可靠的信息3.依据目标和信息确认备选项
这三点加起来,共同构成了决策的“框架”。大多数决策,最关键的问题,都出在框架上。
举个例子。
多年前,我还在广告公司的时候,带过一位刚毕业的小朋友。他的表现算是中规中矩,不惊艳,也没出什么问题,但总是能感觉到缺乏一种热情。于是,我和他沟通了一下,想知道他的想法和原因。
结果,他的回答是:
“工作不就是出卖劳动力换取报酬吗?为什么要有热情呢?”
这么多年了,这个回答仍令我记忆犹新。因为,“我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和“工作就是出卖劳动力”是两回事:
前者意味着,我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还可以去寻找其他能够投入热情、带来快乐和成就感的工作。但后者这个认知,就完全否决和抹杀了这种可能性。
这里面的问题就出在框架上。在他的认知框架里,“工作”跟热情、快乐、满意,本身就是绝缘的——这就导致了,他无论选择什么行业,都很难从工作中感受到反馈和快乐。
同样,许多人的问题,也都出在框架上面。
不少人都是工作了8年、10年,感觉到了天花板,不甘心,想知道该如何转型。但问及他们对自己的理解和认知,问及他们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回答往往又是迷茫的:不知道。
在这个基础上,是很难作出有效的判断和选择的。勉强作出了,往往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
同样,如果你身处的圈子太封闭,所有的人都遵循相似的道路和发展方向,你也许根本就不会知道,还可以有什么其他的路径。
这些问题,都是因为认知和决策框架太过“狭窄”,局限了我们的目标、信息和备选项——有许许多多的可能性,也许根本就不会进入我们的视野。
所以,我一直强调一个观点: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拓展自己对世界的认识、理解,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当你对世界一无所知时,你能够作出的决策,其实都只是碰运气而已。
那么,如何破解这个困境呢?
1.拓展视野
一个最简单的建议是:走出自己熟悉的模式,多去接触其他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人,了解他们是怎么工作、怎么生活的,尝试去理解这个世界的运转方式。
去了解:别人是从哪里获取信息的,生活模式是什么,有哪些东西你可能从未接触过、可以考虑去接触和涉足。
这会大大拓展你思考和选择的可能性。
2.反思自己的决策框架
试着从内心出发,列出所有的限制条件——无论它看上去多么显而易见。然后问自己:这些条件真的成立吗?
比如:我不愿意离开大城市,是因为大城市可以给我很多机会。
真的吗?这些机会是我“可用”的吗?离开了这个城市,我就没有别的机会了吗?我所有的能力和经验,都只能寄托在这些机会上吗?
再如:我难以割舍这份工作,因为它的收入很高。
我目前有多需要这份收入?它是用来满足我的欲望,我的生存,我的发展,还只是单纯满足“我能挣钱”的心态?
诸如此类。这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但也是让自己更好地认识自己、直面内心的做法。
3.跳出来
永远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还有其他选择吗?
不要局限于你所看到的决策框架——那往往是经过别人的筛选、判断、传播之后,再呈现给你的。
在这些“被动”的价值输出之中,学会主动地去掌控信息。
二、情绪(Fear)
我们的情绪就像一匹野马,而理性则是缰绳——可惜的是,许多时候,我们常常会被野马的狂奔惊吓到,忘记了手上还握着缰绳。
这里面,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一是贪婪,二是恐惧。
但其实,它们的本质都是一致的——源于对“损失”的厌恶。
丹尼尔·卡尼曼和塞勒等行为经济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把参与者分成AB两组,给A组每人一个杯子,并对他们说:这个杯子归你了,你可以带回家,也可以把它卖掉,价格由你决定。
随后,他们给B组每人一笔钱,告诉他们:你可以把这笔钱带走,也可以用它去买A组的杯子。
结果是什么呢?A组里面,愿意卖出杯子的人,定价的中位数是5.79美元;而B组里面,愿意购买杯子的人,出价的中位数是2.25美元。
同一个杯子,两组人,给出了相差超过1倍的估价。
为什么呢?原因非常简单。对A组来说,杯子是他们“已经拥有”的物品,故而他们对杯子的价值判断就会上升。而对B组来说,他们拥有的是金钱,所以他们对金钱的价值判断也会上升。
亦即,两组都认为:自己拥有的东西更值钱。
类似的实验还有很多,结果都是一致的。
进一步思考,你会发现很有意思的一点:
在上面这个实验中,A组是先得到杯子,再选择是否卖出去,所以,他们的初始状态被设定为“我有一个杯子,是否要把它卖出去”。
而B组的初始状态则被设为“我没有杯子,愿不愿意购买它”——于是,损失厌恶就起作用了。
也就是说,我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决策的依据,会受到我们心理上的“初始状态”影响:
我们认为自己“应该拥有某物”——哪怕实际并不拥有,也会非常排斥失去它。
这就是大多数人作出“不理智”决策的根源。
我为了发展,放弃其他机会、家庭,来到了大城市,这里的机会理应是属于我的,所以我不愿意“失去”它们。
我进了这家公司,勤勤恳恳做了三年,一直得不到升迁,但我已经付出了这么多,我不愿意“失去”可能的升迁机会。
我一直关注某只股票,没有买,结果它大涨了,于是我追悔莫及,忙不迭跟进,希望能挽回“失去”的收益——结果就卡在了高点…
丹尼尔·卡尼曼发现:人在面对损失的时候,如果无法避免,会甘愿冒比平时更高的风险——当外界的恐惧信号刺激到我们的杏仁核,我们的理性大脑就会被压制,杏仁核的信号会被放大,让我们进入“战或逃”的反应之中。
要么,完全瑟缩在自己的舒适区内,踌躇不前;要么,热血上涌,不管不顾成本、收益和可能性,不撞南墙不回头。
如果无法拉住缰绳,最大的可能,就是冲下悬崖。
如何破解情绪对我们的干预呢?我最常用的方法,是量化+双向对比法。
举个例子:像“一直得不到升迁,要不要跳槽”的问题,一个有效的思考方式是:
如果我继续留下,我可能需要多久才能升迁?升迁带来的收益能否覆盖成本?我可以做些什么,来缩短这段时间成本?
如果我选择离开,我要付出的成本是什么?可能得到的期望收益是什么?我能否做些什么,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三点:
排除沉没成本的干扰:我“已经付出”的东西不重要,关键是要看未来;
尽量客观考虑可能性:排除情绪的干扰,问自己内心,我在多大程度上相信它会实现?
纳入机会成本去思考:如果我不这样做,我还有什么替代选项?它们带来的结果也要考虑进来。
当你开始用理性去思考时,哪怕结果未必准确,你也已经成功地找回了对大脑的掌控权。
三、经验(Familiar)
想一想,大多数时候,你作出的判断,是不是基本都基于两个理由:
第一,是别人告诉你的信息(可能将信将疑);
第二,是自己经历过的、对相似事物的认知、经验和记忆。
比如:
要不再待一两年吧,其他部门的人,好像多待了几年之后,也都升上去了。
这几家公司用的都是这个方法,我们也投点钱试试看。
这个行业前几年发展不错,就是它了!
但大多数时候,经验也并不是那么靠谱。
原因很简单:
第一,经验会使我们放大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忽略事物之间的差异;
第二,经验是过去的、静态的,而时代不断在发展,我们对时间的误判往往会影响结果。
像前面这几个例子,其实很明显:其他部门的情况跟你一样吗?前几家公司跟我们公司一样吗?前几年的大环境、大背景跟现在一样吗?
我之前涉足的一个行业中,就遇到过一家竞争对手,企图复制他们在其他行业的创投经验——烧钱、扩大规模、教育用户、占领心智、打响品牌,然后卖出去套现。
结果,由于行业的市场容量小,想象空间有限,资金跟不上,前期的投入收不到回报,后面开的门店一家家关掉。
更重要的,你能保证,你的经验一定是正确的吗?
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往往是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这就导致了,我们接收到的信息,很可能会被我们无意间扭曲、放大和改变,从而,留下了不准确、不客观的印象。
更进一步,它会造成“证实偏见”(Confirmationbias)和“动机推理”(Motivatedreasoning)。简单来说就是:基于我们已有的经验、认知和知识,我们会有意无意地挑选外界的证据,从而得出有利于我们立场的观点。
2009年有过一个实验:心理学家让一名广受欢迎的脱口秀主持人,用讽刺的语气模仿共和党,然后采访观看节目的观众。
民主者支持者普遍认为“他在嘲讽共和党”;而共和党支持者则认为“媒体被民主党把持了,他只能以这样的方式表露立场”。
也就是说:你相信什么,你看到的很可能就是什么。
可想而知,当我们把这些经验,作为作出判断和决策的基础时,它是多么不牢固。
尤其是,当我们把过去的经验进行“归因”时,我们就很容易总结出一些似是而非的“套路”和“模式”:我之所以成功了,是因为做了这些事情;我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没有做这些事情。
而当我们把这些经验套用到新问题、新情境下面,就很容易犯错。
那么,如何破解呢?
1.用事实和数据驱动决策
无论你对一个领域多么熟悉、多么有经验,都请保持空杯心态:做出决策之前,尽可能去搜集最新的事实、证据和数据,用它们来作为依据,而非依赖自己的“言之凿凿”。
2.关注“不同的地方”
人们最常犯的错误之一,就是给事物贴标签,放大它们的相似性,忽略它们的差异性,从而在方向上就出现了偏差。
因此,试着克服“贴标签”这个习惯,让自己去关注问题与熟悉经验的不同之处、新异之处,并问自己:
这些不同点重要吗?它们可能会引起什么变化?我应该如何改变?
它未必能帮助你“做对事情”,但能很好地避免你犯错。
3.小步快跑
这是我最常用的策略。
面对一个新的情境,我会按照以往的经验,拟定一个计划,设定几个节点,并为每一个节点设定预期的指标。
如果一切按照计划进行,也完美达到指标,那就继续进行、观察下去;如果指标出现波动,那就是出现了异常——发生了跟经验不符的新问题。于是,按照预案处理。
这个思维方式,值得你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去练习和熟练,非常有用。
四、决策风格(Focus)
心理学家Kruglanski和Higgins提出过一个理论,叫做“调控模式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我们的决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定向-行动”的过程:
我们首先确认,目前的状况存在什么不足?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然后,再去思考,如何通过行动,来实现这个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人会有两种倾向。
第一种人会更聚焦于目标。他们会痴迷于去找出“最优解”,追求用最好的方式去做最正确的事情。这样的人,就称为“评估者”。
而第二种人会聚焦于行动。对他们来说,陷入一种“不够满意”的状态中是不能接受的,他们会立刻、果断地采取行动,让自己到达一个更好的状态——亦即追求“满意解”。这样的人,就称为“行动者”。
2018年底的一篇论文指出:评估者在作出决策时,往往会因为过度关注“正确的结果”而耗损大量精力,从而造成耗竭,产生压力、焦虑和沮丧感——而这些,都是造成决策质量降低的原因。
想一想,你是不是这样:面对一个两难抉择,总是患得患失,不断在两者中犹豫、徘徊,一会儿觉得这样做更好,一会儿又告诉自己,那样做好像更有用。
但实际上,这个过程本身,会严重占用你的认知资源——它会一直停留在你大脑里,哪怕在做其他事情时,这部分资源也无法被释放。
久而久之,它不但会对你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也会削弱你对大脑的掌控。
你会在压力和沮丧感的作用下,降低理性对大脑的掌控力,把选择权交给情绪和感性。
实际上,论文的作者指出:在大多数时候,“行动者”的表现似乎都更好一些。他们不但作出决策的时间更短,对决策的质量往往也会更满意。他们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也更容易摆脱不良后果的影响。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评估者”,不妨参考这几个建议:
1.把“最优解”转换成“满意解”
你要接受一个事实:这世界上,大多数时候是没有最完美的做法的。每种选择,它要么牺牲这部分利益,要么牺牲另一部分利益。
所以,不妨把自己的目标降低,不要去追求“最优解”,而是追求“满意解”。
记住一点:我们的满意程度,并不取决于绝对的结果,而是取决于结果与预期之间的差距。
2.确立约束条件
举个例子:我在选择投资的行业时,会给自己定下几个原则:不盲目扩张;不追求短期内的高收益;主要看团队和产品是否有长期、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这样一来,我可能得到的不是最优解(短时间内获益最多),但至少,我可以得到一个满意解——保证资产的安全和稳健增长,并且对行业起到正面作用。
同样,你在做决策时,不妨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设定几条原则,坚决不越雷池一步。
这样看似缩小了可能性和决策框架,但可以非常有效地帮助你减轻压力。
3.调整心态
一两个决策并不会决定我们的一生,在我们的未来,我们永远有机会让自己变得更好。
请相信这一点。
五、最后,再提4个非常有用的建议
最后,再提几点简单,但是非常有用的建议:
1.用旁观者的视角去思考
如果你陷入迷茫、两难和困惑,不妨试一试转换视角:假设自己的朋友遇到了相似的困难,而你要去开解他、慰藉他,你会说些什么?
这可以有效地让自己的心智跟感受“保持距离”,从而留出喘息和思考的空间。
你会惊讶地发现,许多你原本看不到、想不到的东西,都会清晰地浮现出来。
2.逆向思考:我愿意放弃什么?
有一句话叫做:决策的本质,不是选择什么,而是放弃什么。
它跟损失厌恶是相似的——很多时候,我们难以做出决策,往往是因为不想舍弃任何东西。
所以,试着突破自己的思维惯性,克服这种执念,问自己:如果一定要舍弃,我愿意放弃什么?
让自己适应“放弃”,摒除这种发自本能的排斥,去思考“放弃”之后的结果、情形和可能性,慢慢的,你也许会发现,其实,也没自己想的那么糟。
3.分解问题
如何才能从别人那里,获取到有效的帮助和指引?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把问题进行分解。
譬如,你跑去问别人:我有两份offer,一份是某某互联网大厂,另一份是创业公司,我选哪一份好?——一定是得不到答案的。因为,别人不是你,不清楚你的能力、优劣势、喜好、目标、职业规划,怎么能给你建议呢?
你要做的是,对问题进行分解,把影响你决策的因素拆分出来,然后,再依据这些因素,去获取相应的信息。
比如,如果你看重未来的发展,不妨问一问:这两种公司,一般多久可以实现升迁,接触到更多的东西,要求分别是什么?
如果你看重收入,不妨问一问:它们的收入结构是什么,未来几年内会有什么变化,等等。
这会更加有效,也能让别人有的放矢地帮到你。
4.行动
决策永远不是终点。我们的目的,是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所以,如同我在文章开头所说的:
没有人能完美规划好自己的一生。
我们要追求的,永远不是“最完美”“不出错”。
而是,在朝着自己选择的道路前进时,能够时刻根据外部世界的信息和反馈,不断修正自己。
和你共勉。